构建心理防护线,心理老师来支招
在依旧严峻的疫情面前,为了防止不安的情绪过度影响生活,心理老师们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应对方法,希望能为大家构建疫情期间心理防护线,帮助增强心理免疫力,坚定打赢这场无声战疫的信心。
自我检测,正视现状
每天网上真假难辨的疫情信息容易让人处于焦虑状态,同学们可以对照以下几条快速判断自己是否已经陷入了过度的“疫情恐慌”:1.无法正常生活和学习,每过一会就得看看疫情进展;2.经常哭泣,与医患、无助者陷入“极度共情”状态;3.高度警惕、过度担忧,看到任何相关消息,都要转发给周围的人;4.责备自己,感觉自己尤其渺小,什么忙也帮不上。
如果以上几条情况持续时间超过一周,那就说明我们在心理情绪层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调。面对这种情绪失调,首先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状态,不要刻意逃避,尝试去察觉它。
自我调适,为所当为
接纳变化 在疫情中会发生的心理方面的变化是正常的,这是身体为应对压力的信号。所以,接纳这些信号和变化,不要排斥和拒绝。尝试接纳是克服恐慌的开始。
保持能量 保证饮食合理、营养丰富;照顾好自我的身体状态,提升身体的免疫力。身体有力量是健康的标志之一。
相互陪伴 多和家人沟通、分享感受。也可以通过电话或微信与同学、朋友多互相交流,彼此安慰,相互鼓励,相互支持,在陪伴中找到相互支持的力量。
为所当为 重新计划一下在这个特殊时期自己可以做的事,读自己过去想读而未读的书,看一直想看却未看的电影或电视剧,或者规划一下自己新一年的生活,有事可做会减少过度关注疫情信息对自己的负面影响。
寻求专业人士帮助
如果你感觉依靠自己的力量没办法做好自我调适,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。